• 關注我們

    首頁> 新聞資訊> 企業黨建

    企業黨建

    莆田美食,好鹽好料好鮮好味好吃
    發布時間:2022/4/18 11:21:57     瀏覽次數:2351     來源:福建廣電網絡集團莆田分公司

    好山好水好地方 

    好鹽好料好食材 

    好鮮好吃好味道 

     

    南日鮑養殖基地(攝影/陳英)

    01 

    好鹽 

    莆田好鹽

    宋代以來就是貢鹽 

    1915年,獲評巴拿馬世博會金獎

     

    莆田鹽場·七彩鹽田 

    位于平海灣畔,面積1.53萬畝,海水引入鹽池,由于咸度和蒸發結晶速度的不同,從高空俯瞰,各個鹽池呈現出斑斕的色澤。(攝影/許武)

     

    古法制鹽 

    “七步走水”“分段結晶”,時至今日,仍遵循傳承740余年的“日曬鹽法”,打造匠心好鹽。(攝影/陳英)

    02 

    好鮮 

    【“”打天下】 

    南日島

    是福建省第二大島

    盛產“南日鮑” 

    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 

     

    手掌大的南日鮑需養殖5年以上(視頻/秀嶼區文旅局提供)

     

    南日鮑 

    (供圖/海之源食品公司)

    【“蟳”“蟹”相邀】 

    夏吃蟳仔

    冬吃紅母蟳

     

    蟳(素材/黃立勇)

     

    紅母蟳蒸粉絲 

    (攝影/黃立勇|友德大酒店)

    春節前后

    梭子蟹膏滿肉肥

     

    梭子蟹(視頻/黃立勇)

     

    梭子蟹炒花菜 

    (攝影/黃立勇|友德大酒店)

    【“”霸美食圈】 

    莆田有600多年養蟶史 

    三江口鎮哆頭村的“哆頭蟶” 

    上過央視,火到東南亞

     

    哆頭蟶(視頻/莆田餐廳提供)
     

     

    炒哆頭蟶(供圖/莆田餐廳) 

    【越吃越“蠣”害】 

    莆田海蠣

   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 

    江口鎮海蠣獨占鰲頭

    肉質脆嫩,口味鮮甜

     

    撬海蠣(視頻/黃立勇)

     

    (攝影/王志榮|江夏海鮮酒樓)

    【“”外鮮美】 

    莆田是中國花蛤之鄉 

    城廂區靈川鎮下尾村

    是土池人工花蛤育苗發源地

    成功培育出了花蛤苗種,全國首創 

    蛤苗年供應量全國最多

    莆田花蛤

    國家級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 

    以其為原料生產的蛤晶調味品榮獲

    中國烹飪協會中餐科技進步一等獎

     

    鮮活肥美花蛤(視頻/黃立勇|老蒲鮮餐飲提供)
     

     

    爆炒花蛤(攝影/黃立勇|老蒲鮮餐飲)

     

    蛤晶調味品 

    【“頭”水紫菜,搶盡風頭 

    莆田紫菜

    宋時已是貢品

   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 

    秀嶼區蔣山村的紫菜馳名中外

    蔣山的“頭水紫菜”是紫菜中的極品

     

    頭水紫菜 

    10月前后,第一次收割的紫菜稱為“頭水紫菜”。(供圖/莆田餐廳)

     

    紫菜燉海蠣(供圖/莆田市商務局)

    【海中鮮蔬,自然愛“帶” 

    南日島海帶

   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 

     

    收海帶(攝影/陳良錦)
     

     

    涼拌海帶頭(攝影/黃立勇|老蒲鮮餐飲)

    03
     

    好味 

    【鹵水豆腐】 

    鹵水點制 

    (鹵水即海水制鹽后殘留于鹽池內的母液)

    口感綿韌、豆香濃郁

     

    制鹵水豆腐(視頻/莆田市廣電中心提供)

     

    燜豆腐

    揉碎的鹵水豆腐和蟶干、蝦仁、海蠣、干貝、肉丁、香菇等各式海鮮干貨文火燉煮,待凝結時再淋上蛋液,集山海之精華。(視頻/莆田晚報提供)

     

    炸豆腐 

    將豆腐切成薄片,油炸至金黃,外脆里嫩,香氣四溢。(供圖/福建省餐飲烹飪行業協會)

    【鹵面、線面】 

    用料豐富,做法講究

    不僅是一道美食

    還蘊含著獨屬莆田人的

    家鄉情、家鄉味

     

    鹵面(視頻/莆田餐廳提供)
     

     

    鹵面食材 

    豬骨熬制高湯,加入海蠣、蟶子、干貝、蝦干、精肉、紅菇等十多種食材文火慢燉,鹵湯醇厚、濃鮮入味,莆田宴席必上的一道主食。

     

    莆田線面 

    源自宋朝,煮法特別,焯熟撈起,配料調味,柔韌咸香。莆田人有正月初一、初五早上吃線面的習俗,寓意富貴綿長、平安長壽。(攝影/林春盛、曾炳麟)

    【興化米粉】 

    用大米精制而成

    細如銀絲、口感細膩、一燙即熟

    是世界上最早的快熟食品之一
     

     

    米粉0.2mm左右比頭發還細(視頻/莆田餐廳提供)

     

    豆漿炒米粉 

    以豆漿汆燙興化米粉,翻炒調味,合著豆漿一起入口,細滑柔韌、豆香十足,全國獨一無二!(供圖/“逛莆田”公眾號)

    【莆田“”】 

    “熗”在莆田方言里

    發作“cā”音

    是莆田一種獨特烹飪方式

    給食材裹上一層地瓜粉

    經沸騰的高湯略煮

    口感細嫩潤滑

     

    食材片入沸騰的高湯中(視頻/佚名)

     

    各種熗食(供圖/啦娘工作室Wega醬)

     

    熗粉 

    莆田有大年三十吃熗粉的習俗,熗粉里有米粉、線面、海蠣、蟶干、五花肉、豆腐、豬血、香菇等佐料。(攝影/黃立勇|友德大酒店)

    04
     

    好吃 

    土筍凍 

    所謂的“土筍”

    不是筍,是黑土蚯

    口感Q彈,配上醬料,十分開胃

    不僅好吃

    還富含滿滿的膠原蛋白

     

    土筍凍(供圖/莆田餐廳、黃立勇|友德大酒店)
     

    【溫湯羊肉】 

    又稱白切羊肉

    整羊入鍋

    溫水慢煨數個小時,熟后冷卻

    皮彈肉嫩,鮮美異常

     

    溫湯羊肉(攝影/黃立勇|老蒲鮮餐飲)

     

    溫湯羊肉(供圖/老蒲鮮餐飲)

    套腸 

    一米多的豬小腸

    腸頭套腸尾,一環套一環

    口感脆滑,肥而不膩

     

    套腸(供圖/莆田市商務局、黃立勇)

    【燕皮扁食】 

    用木槌捶打豬后腿肉和地瓜粉

    直至膠狀

    制成薄如蟬翼的扁食皮

    包上肉餡,做成扁食,皮Q餡鮮

     

    搟燕皮(供圖/千里香餐廳)
     

     

    燕皮扁食(供圖/千里香餐廳)

    【紅團】 

    是莆田的喜慶食品

    紅色的糯米皮

    或甜或咸的餡

    表面印上吉祥字圖

    寓意團團圓圓、紅紅火火

     

    紅團(供圖/鄭俊欣、劉朝陽、“逛莆田”公眾號)
     

    【方糕】 

    由糯米、芝麻、花生
     

    桂花、白糖等食材制作而成

    是非物質文化遺產

     

    方糕(供圖/啦娘工作室Wega醬)
     

    莆田美食 

    在千年的傳承與積淀中 

    既淳樸獨特,又不乏精致 

    帶上你摯愛的親朋好友 

    來莆田吃美食、賞美景 

    END 


    分享到:
    熱點新聞
    福建省莆田市廣電網絡集團莆田分公司 96311 ptgdwlwz@163.com
    + 關注我們

    友情鏈接

    龍巖分公司

    Copyright © 2018 福建廣電網絡集團莆田分公司 版權所有 閩ICP備12011212號
    96311
    www.eee755.com